吉泰来留学
[文化风景]乌克兰经济实力

 

    乌克兰的经济实力在原苏联各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占第二位。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原苏联的16.5%,工农业总产值占20%左右,工业产值占25%,农业占22.5%。原苏联20%的最终产品由乌克兰生产。

  从工业实力看,乌克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燃料动力、采矿、黑色冶金、机器制造、化工和食品工业。乌克兰是原苏联最重要的煤炭冶金基地,煤炭产量占原苏联的23.5%,铁约占40.8%,钢材34%,钢管35.8%,化肥21%,硫酸18%,砂糖60%,电力20%,铁矿石50%,锰矿石75%,发动机36.9%,切削机床32.6%,石油加工机械17.8%,化工设备48.4%,农机26.3%。另外乌克兰是原苏联军事工业重要基地,如原苏飞机发动机的90%由乌克兰生产,原苏6个军舰制造厂有3个在乌克兰。基辅的安东诺夫工厂和国防电子工业、造船工业都是乌克兰在原苏联统计中隐而不计的重要军事工业部门。尽管这些在技术上并不总是很先进,但乌克兰自己认为,一旦市场条件改变,就能用现有国防设备生产先进的国防产品和民品。

  从农业实力看,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是原苏联的‘面包蓝子’,是原苏联小麦、玉米、大麦、甜菜、向日葵以及土豆、葡萄和蔬菜的主要产地和供应地。1990年,乌克兰农业产值占原苏农业产值23.5%,玉米和小麦产量居原苏联第一位。粮食产量年平均5400万吨,人均占有超过俄罗斯。粮食总产量占全苏26%,甜菜占59.3%,向日葵占48.8%,亚麻占32.2%,土豆占26%,蔬菜占25.9%,肉奶蛋占23.1%。每年原苏从乌克兰收购的粮食占总收购量的1/5,甜菜占1/2,向日葵占1/2,肉奶蛋占1/4。

  从交通等基本设施能力看,交通运输设施也比较发达,各种运输线连接成网,不仅使国内各地相连,并与原苏联各国及东欧、北欧、中欧甚至西欧各国相接。铁路、公路网遍布全国,铁路总长2万多公里,公路20多万公里,河运近5000公里。境内主要河流皆能通航,大多河流注入亚速海和黑海,使海河相接。海运更为方便,乌克兰南濒亚速海和黑海,有2000多公里海岸线,主要港口有敖德萨、尼古拉耶夫、伊利伊乔斯克、日丹诺夫和赫尔松。管道1.4万公里以上,遍布整个国家,航空业也较发达。

  从经济实力不利方面看,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乌克兰也有一些指标低于原苏联平均水平,如人均净物质产品占有低于全苏平均水平,主要经济部门对原苏联经济的贡献比例低于其人口所占17.9%的比例。乌克兰在纺织、化学、纸张、纸浆等工业方面相对较弱,木材供应短缺。特别是乌克兰的主要经济弱点是缺乏石油和天然气。乌克兰在原苏联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所占比例分别只有0.9%和3.9%,乌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严重依赖于俄罗斯,这并不能由其十分丰富的煤炭储量而得到弥补。其石油自给率为7.3%,天然气自给率为16%。其它产品方面,木材自给率为7%,天然纤维自给率为20%,毛绒自给率为30%,此外乌克兰不产棉花,仅有少数几种有色金属。为满足国内需要,随着从俄罗斯进口原料改用可兑换货币,每年乌克兰需购买74亿美元的石油,70亿美元的天然气,此外还要进口木材、棉花和许多有色金属。为弥补进口费用和保持外贸平衡,目前正在出口金属和金属制品(出口收入50亿美元)、能源设备、某些其它机器设备、焦炭、铁矿和锰矿石、水银、石墨、硫磺、陶土、食盐、建材、植物油、糖以及其它食品,但这些东西(主要是原料资源)在世界市场上价格较之石油、天然气、棉花和木材的价格要低,行情对乌克兰不利,加重着乌克兰的困难。对于乌克兰的经济实力来说,目前更为不利的是,同所有转轨国家一样,乌克兰正陷入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目前的危机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生产大幅度衰退。从1990年到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近50%,1991年到1993年下降39%。各年下降具体数字是,1991年下降10%,1992年下降14%,1993年下降仍为14%。工业生产1992年下降15%,1993年下降18%,1994年上半年下降36%。

  第二,财政货币状况恶化,价格飞涨,恶性通胀,汇率大幅泛值。1992年预算赤字为3067亿乌克兰卢布,1993年已达10.3万亿乌卢布,1994年财政赤字达国民生产总值的20%。1993年消费品和服务费价格上涨100多倍。货币发行1992年比1991年上升41倍,达5000亿,1993年发行为196000亿,通胀率1993年1-9月为每月39%,10月70%,12月80%,乌克兰卢布兑美元汇率已降到1:50000多乌卢布。

  第三,能源、日用品严重短缺,人民生活困难。因能源生产下降和进口减少,使乌面临能源不足的严重困难,一些热电站停止运转,发电量减少,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居民煤气、电供应紧张,特别使本已下降的工厂因能源不足而部分停产。因生产下降,居民日用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食品消费量下降到1952-1955年的水平,居民生活水平降低3/4,多数人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

  乌克兰的经济困难,既有原苏联解体,原有生产联系中断,原有体制失效,新体制尚难迅速建立等造成的经济混乱,也有政府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更有政治过渡,建立新独立国家阶段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所有这些都使乌克兰现有经济潜力目前还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正常水平,要使乌克兰摆脱目前危机,使经济走出谷底并达到复苏和增长,看来还要假以时日,2000年以前难以从危机走出,因而也使其经济实力大打折扣。
版权所有:北京吉泰来旅行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府前街2号楼一层12号
电话:010-69658875 传真:010-69655189
ICP备案:京ICP备1401515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80
技术支持:凤羽天驰